7月8日,轨道交通与航空服务学院“踏遗寻航”发展成就观察团和民族团结实践团文化调研小组前往酉阳县铜鼓镇土家族清泉村二组,围绕“保护非遗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主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具阳戏”走访调研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非遗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
活动中,调研小组在“阳戏”传承人陈永霞爷爷和学校驻清泉村第一书记金正连的带领下,深入探寻了“面具阳戏”的独特魅力。在陈永霞爷爷的讲解下,调研小组了解到“阳戏”起源于巫傩文化,又称“脸壳戏”“面具戏”,因演出时演员佩戴各种形式的木质面具而得名。“阳戏”是在保留了“傩面具”的基础上融合了地方土戏和花灯唱腔的特色逐渐演变而成的,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面具阳戏”分为3大部分、7个段落,主要包括请神、关爷开朝、庞氏夫人镇台、正戏、送神、关爷扫殿、掌坛师投蛋等段落。“阳戏”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与陈永霞爷爷的交流中,调研团队得知,清泉村的老一辈为防止“阳戏”的失传做了诸多努力也贡献出了他们毕生的智慧与力量。当年曾吸引无数观众前来观戏,一年曾有100多场演出,一出剧两个多小时,一场戏能连唱三天两夜。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阳戏”却不复当年盛景。由于清泉村的“阳戏人”平均年龄超过65岁,更多的年轻人,在生计面前选择了摘掉面具,离开村落另谋发展。前些年偶有人请,一年有个十几场,更多的只是县里几分钟的表演,导致文化险些失传。陈永霞爷爷谈到,“阳戏”作为中国戏剧活化石,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重视与关注,被升级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国家大力宣传,越来越多人了解到“阳戏”,慕名而来学习。陈永霞爷爷欣慰地讲到,现如今最小的“阳戏”演员也有十七八岁的,“阳戏”也得以传承。
随后,清泉村“阳戏”戏班向同学们展示了“阳戏”佩戴的面具,并热情大方地展示了“阳戏”表演。同学们跟随戏班老师学唱“阳戏”选段,亲身感受了“阳戏”文化。
此次调研活动,实践团队成员走进土家族,亲身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戏”的独特魅力,充分调研了解了“阳戏”历史起源、发展现状和蕴含的深刻意义,掌握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深刻认识到了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情感的载体,对促进民族文化大繁荣,增强民族大团结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阳戏”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作为青年大学生应认真思考,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非遗文化所面临的困境问题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